延安市网络交易平台蓬勃发展 助力本地经济数字化转型
延安市网络交易平台蓬勃发展 助力本地经济数字化转型
近日,延安市电子商务与网络交易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,各类本土网站交易平台和线上服务项目不断涌现,为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。据延安市商务局最新数据显示,2023年全市网络交易额突破50亿元,同比增长35%,农产品、红色文创、旅游服务成为线上交易的三大主力板块。
本土平台崛起:从“红色资源”到“数字红利”
延安市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特色农产品优势,近年来重点培育了“延安购”“陕北大集”等本土电商平台。其中,“延安购”平台已吸纳超过2000家本地商户入驻,涵盖苹果、红枣、小米等农特产品,以及剪纸、布堆画等非遗手工艺品。平台通过直播带货、节日促销等方式,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,2023年助农销售额达12亿元。
红色旅游+电商:创新融合发展模式
结合延安作为革命圣地的旅游特色,多家平台推出“红色旅游套餐”线上预订服务,游客可通过网站一键购买景区门票、住宿、讲解等组合服务。延安革命纪念馆、枣园革命旧址等景点还联合电商平台推出限量版红色文创产品,如数字藏品、纪念徽章等,吸引年轻消费者线上抢购。
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升级
为保障网络交易健康发展,延安市先后出台《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》《网络交易监管实施细则》,并投入专项资金完善物流体系。目前,全市行政村快递覆盖率达98%,5G网络实现城区全覆盖,为偏远地区农户参与电商交易扫除了技术障碍。
专家观点:数字化转型的“延安样本”
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强指出,延安的网络交易发展模式将传统资源与数字化手段结合,不仅激活了本地经济,也为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型提供了参考。下一步,建议加强跨境电商合作,推动延安苹果、洛川苹果等品牌走向国际市场。
随着“数商兴农”战略的深入推进,延安正以网络交易为纽带,连接起城乡消费与供给,书写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未来,延安市计划进一步培育数字商务人才,打造区域性电商枢纽,让更多“延安味道”和“红色故事”通过互联网走向全国。